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引领区意见》落实落地近2年,浦东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2023-07-10 12:54:40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将分别走进16个区,展现上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10日上午,首场发布会在浦东新区举行,围绕“奋进引领区 书写新答卷”这一主题,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介绍浦东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设想和创新举措,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浦东新区发改委主任吴伟平,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李慧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朱芝松表示,再过5天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公开发布2周年了。两年来,浦东新区紧扣中央赋予的“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这五大战略定位,瞄准2035年的发展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扎实推动中央《引领区意见》落实落地。《引领区意见》发布之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分别制定了《行动方案》和《实施方案》,其中细化在区的《实施方案》中有450项任务,目前已经取得成果或者有一些有突破的,已经达到了413项,大约占总量的91.8%,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落地。

四个关键词概括成果

第一个词是“勇立潮头”。浦东坚持以率先探索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为己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奋力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路破局。坚定不移挺进改革深水区,探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承诺制注销、强制注销等新一批商事制度改革,推出文体旅“一证通”、环评排污“两证合一”等首创性改革,制定全国首个地方船供物料产品领域代码标准体系,首创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

持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落地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全国首个支持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的“离岸通”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东南亚分中心、东亚分中心,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首创“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积极运用立法授权,目前已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16部浦东新区法规。上午我们做了浦东新区引领区建设法治保障的宣传推介活动,今天的推介主要是在我们国家《立法法》增加了浦东新区法规这一条款之后,上海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今年第一部浦东新区法规,将于8月15日正式生效,今天做了推介,围绕着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了若干规定。 同时,在上海市的法规中也已经制定了2部浦东新区专章,浦东新区制定了16部管理措施,初步构建了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

第二个词是“活力四射”。坚持把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上,努力为各类企业、机构、人才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两年来,浦东大中小各类企业蓬勃发展,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9家,累计达到43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81家;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21家,目前累计达到46家;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浦东有28家独角兽企业入围,其中14家是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的;共授牌75个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目前赋能小微企业超过2600家。

去年,浦东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超过2200亿元、3300亿元、1200亿元,约占全市(集成电路)75%、(生物医药)40%、(人工智能)40%。一批重磅创新成果在浦东诞生,两年中,新上市6款一类新药、7款创新医疗器械,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起浮出坞,全球最大江海联运型LNG(液化天然气)船、中国首艘全球最大型2.4万TEU(标箱)集装箱船建成交付。

第三个词是“美好生活”。中央对浦东的引领区要求是全方位的,我们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上当先锋、打头阵,同时努力在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上树标杆、作示范,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建设属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引领区。

教育方面,近两年新开办学校48所,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去年教育财政支出达到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3%。医疗方面,新开工建设医院5所,长征医院浦东新院、上海九院祝桥院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养老方面,两年新增养老床位4284张。文化方面,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等文化地标投入运营、人流如织。城市环境方面,新增公园61个,陆家嘴水环一期贯通开放,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经过两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显著提升,15分钟可及可达覆盖率从2018年的36%上升到2022年的93%。

第四个词是“充满激情”。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引领区建设进一步激发了浦东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家对浦东新区肩负的使命责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勇当王牌的意识更强了。广大干部大力发扬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勇气,一切精力围着事业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今年浦东新区开展“硬骨头攻坚行动”,推出十大攻坚项目,许多干部主动报名参与攻坚,在急难繁重的工作上比学赶超、摔打历练。《引领区意见》发布两年来,两年的工作既推进了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队伍、磨砺了意志、提升了本领,使我们增强了战胜前行路上各种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引领区接下来如何建设?

引领区建设一直在路上。浦东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深化对引领区的认识,把中央和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融入到引领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丰富引领区建设的内涵,彰显全方位的引领担当。

从五个方面再跟大家介绍一下:

一要强化改革引领。持续深化面向市场的“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围绕“办成一件事”推进各部门各领域协同放权、放管衔接、联动服务,立足“做强一个产业”开展行业整体性制度创新。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推动首批授权事项在年内落地。

二要强化开放引领。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10周年,我们将在总结10年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开放实施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外资准入、市场开放、人才引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创新、离岸金融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深化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当前的重点是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公平竞争、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加大探索力度。我们将深入把握国际规则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放制度体系。

三要强化创新引领。将深入推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进一步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集聚海内外优秀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和全链条加速机制,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四要强化功能引领。有序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不断增强资金、数据、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五要强化发展引领。改革、开放、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5.9%。要通过引领区建设,率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以此来推进量的更快增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引领作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仪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