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正文

欧洲科学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已下降9%,地球或会走上火星老路?|环球看点

2023-01-27 18:50:22 来源:森罗万象原创 分享到:

综述

地球全球磁场正在下降,地球莫非会走上火星的老路?

在茫茫宇宙当中,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知存在生命的星体。而地球能够产生生命实际上是因为存在许多神奇的巧合。 地球磁场,就是地球上生命能够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


(资料图片)

而近年来,随着欧洲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 地球磁场强度实际上已经下降了9%, 这便让我们不禁猜测,在未来地球是否会走上火星的老路?成为一个不再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地球磁场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在宇宙当中并不是每颗星体都拥有磁场的。磁场的存在对于星体来说实际上是极为重要的,并且也是能够促成生命诞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太阳系中, 地球就是一个拥有磁场的幸运星体 地球隔壁的邻居火星,就因为没有磁场的存在,使得火星无法诞生生命,成为一颗荒芜的星球。

那么地球上的磁场对于我们来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地球磁场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虽然地球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但实际上 地球仍然会受到“太阳风”的威胁。

太阳风实质上是一种离子流, 它对星体的伤害实际上是很大的 。如果地球被太阳风直接吹拂,那么地球上所存在的 大气层便会直接消散 ,从而地球就会彻底失去“保护罩”,裸露在星际空间中。

届时, 地球上的液态水也会全部被蒸发 ,宇宙空间中各种危害力极大的紫外线或是其他辐射也会直接到达地球表面,到那个时候,地球上便不会再存在任何生命。

而这一切之所以没有发生,都是因为地球磁场保护了地球。在地球上所存在的磁场,可以对 地球上方高达7万公里的范围表面形成保护。

当太阳风来临时候, 地球上的磁场便会对太阳风进行干扰 ,使得太阳风内部的氢电离子走向地球磁场的轨道,最后在地球的南北极与电离层产生反应, 形成我们所熟知的“极光”。

所以正是由于有地球磁场的保护,才使得这样危险的太阳风最后在地球上变成美丽的极光。

其次,地球磁场能够极大程度帮助人类的日常活动。在我们的历史上, 曾经发明出了能够辨认方向的“指南针” ,而指南针的发明原理就是依靠地球磁场的存在来辨认各处的方向。

这也说明, 正是因为有地球磁场的存在 ,我们才能够对世界上的“东西南北”方向进行辨认,通过磁场顺利去到世界上各处的目的地。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出的越来越多科技产品也需要依靠地球磁场进行运作。就比如目前世界上所存在的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虽然位于地球上空,但同样不能脱离地球磁场的保护。

一般地面研究人员是不会将空间站放置到太高位置的,因为 一旦失去地球磁场的保护,空间站便会完全暴露在宇宙射线之下, 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由此可见,地球磁场在人们的生活中实际上是发挥着极大的功能的。

地球磁场变弱的三大影响

早在2020年的时候,根据 英国《独立报》 的报道,我们便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地球上的磁场强度已经相较于以往 下降了9%左右。

特别是在地球上的南美洲和非洲区域 ,磁场强度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实际上,这也已经不是第一次我们发现地球上磁场减弱了。

更早之前, “阿斯泰兹”人造卫星 就发现在地球上的北冰洋和南太平洋的上空,地球就已经出现了 “破洞”

那么对我们如此重要的地球磁场,一旦发生强度减弱,究竟会代表着什么?

“世纪大灾难”的预告

根据科学家推测,地球磁场之所以发生减弱现象,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遭受到 地球下方液体金属地核的影响。

在地球的液体金属地核地区,很可能出现了大涡流, 大涡流的出现影响了地区内部的涡流方向, 从而导致磁场发生变化。

而磁场发生变化,便很可能使得 南北极磁场发生翻转 ,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 “世纪大灾难”

地球防护衣的减弱

要知道,如若地球磁场一旦减弱, 太阳风便更容易畅通无阻进入到地球内部 ,从而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以说,原本 作为我们“地球防护衣”的磁场, 如若减弱,对于地球上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灾难。

火星的老路

很多人便猜测,如若地球上的磁场再这样减弱下去, 那么地球便很可能会走上火星的老路 。实际上,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毕竟火星就 正是因为没有磁场的保护,而使得火星上空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从而使得生命无法诞生和存活。

如若地球上的磁场再这样减弱下去, 我们也很可能会走上火星的老路 ,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

届时,我们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环境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人类的生存也将成为一大难题。

结语

由此看来,地球磁场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想要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从今天开始就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保护衣”磁场,同时也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标签: 地球磁场 实际上是 磁场强度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仪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